从电影《第一炉香》里纸醉金迷的服装,看张爱玲的华丽与苍凉──

原标题:从电影《第一炉香》里纸醉金迷的服装,看张爱玲的华丽与苍凉──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《沉香屑•第一炉香》。剧情故事描述中日战争期间,从上海逃到香港避难的女学生葛薇龙(马思纯饰),为了获得金援而投靠有钱姑妈梁太太(俞飞鸿饰)。正被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迷惑时,又遇上风流不羁的浪荡少爷乔琪乔(彭于晏饰),爱得无法自拔,甚至自甘堕落的出卖灵魂,也要绑住心爱的男人……

张爱玲的文字,总是透过描绘出当时的华丽来显现大时代里的苍凉,在这部《第一炉香》中也不例外,一起来看看当时的繁华香港吧。

逐渐坠落的女学生,葛薇龙

张爱玲的小说常出现大量的颜色来衬托当时的氛围,也会非常细腻地去描写人物所穿着的服装,可以在文字里感受到强烈的画面感。比如这段葛薇龙第一次出场时的样子:

葛薇龙在玻璃门里瞥见她自己的影子──她自身也是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的一部分,她穿着南英中学的别致的制服,翠蓝竹布衫,长齐膝盖,下面是窄窄的裤脚管,还是满清末年的款式……

葛薇龙在玻璃门里瞥见她自己的影子──她自身也是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的一部分,她穿着南英中学的别致的制服,翠蓝竹布衫,长齐膝盖,下面是窄窄的裤脚管,还是满清末年的款式……

展开全文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马思纯饰演葛薇龙,离家背景到香港寻求姑妈帮助。

在二十世纪初时,因为中国内部战争频繁,局势不稳,许多华人迁移至香港,在那里成立书院、学校、私塾等私立教育机构。也因此就读的女学生大多是华人的中式服装打扮,像是清代的大襟衫、袄裙都是常见的款式,还没有正式的「制服」规定。

直到1929 年时,国民政府颁布了「学生制服条例」制定统一的制服,许多华人开办的学校为了在殖民政府下传达自己的立场,也开始沿用了国民政府的制服规格。像是葛薇龙在小说中穿的「翠蓝竹布衫,长齐膝盖,下面是窄窄的裤脚管,还是满清末年的款式」就是当时颁布的「长袍式」制服的类似形制,如今也有不少香港的学校仍维持旗袍样式的制服。

1929 / 02 / 16〈学校毕业证书暨学生制服条例〉

虽然小说里描写的制服偏向右边的长袍式样,但电影里也不乏可看见左边的短衫制服。

这时的葛薇龙仍是一个清纯的女学生,她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面对怎么样的变故,与怎么样的人,直到见到了梁太太……。

上流社会的交际花,梁太太

这部剧中除了女主角以外,最重要的就是女主角的姑妈,「梁太太」了。她奢华风流,周旋于男人之间,通透社交却也有脆弱空虚的一面。张爱玲是怎么描写她的出场呢?

……汽车门开了,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,一身黑,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,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宝石蜘蛛,在日光中闪闪烁烁,正爬在她腮帮子上,一亮一暗,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,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。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,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,飘飘拂拂。

……汽车门开了,一个娇小个子的西装少妇跨出车来,一身黑,黑草帽檐上垂下绿色的面网,面网上扣着一个指甲大小的绿宝石蜘蛛,在日光中闪闪烁烁,正爬在她腮帮子上,一亮一暗,亮的时候像一颗欲坠未坠的泪珠,暗的时候便像一粒青痣。那面网足有两三码长,像围巾似的兜在肩上,飘飘拂拂。

梁太太一出场,脸上戴着长到披肩的面纱。「面纱」(veil) 原先是欧洲妇女用来遮挡沙尘的脸部遮蔽物,或是宗教上的意义。到了维多利亚时期,「面纱」则代表了社会地位,表达女性的气质与矜持也成为上流女性的流行,与英国的殖民统治一起来到香港。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俞飞鸿饰演姑妈梁太太。

随着科技发展,马车、汽车也逐渐问世,也出现了所谓的「汽车面纱」(motoring veil)。汽车面纱通常很长,呈现长方形或半月形,覆盖着帽子固定在下颔,以防兜风时帽子随着高速行驶被吹走。在这幕里,梁太太是从汽车里走出来的,虽然这个年代的车子不一定需要汽车面纱,但仍是种流行的象征。

接下来这段文字里,透过两个女佣的对话描述了梁太太的日常生活。

『还不是乔家十三少爷那鬼精灵,说是带她到浅水湾去游泳呢!』

那一个道:

『可不是,游完水要到丽都去吃晚饭,跳舞。今天天没亮就催我打点夜礼服,银皮鞋,带了去更换。』

『还不是乔家十三少爷那鬼精灵,说是带她到浅水湾去游泳呢!』

那一个道:

『可不是,游完水要到丽都去吃晚饭,跳舞。今天天没亮就催我打点夜礼服,银皮鞋,带了去更换。』

而在二十世纪的上流社会,「游泳」、「海滩」与他们密不可分。

彭于晏饰演的乔琪乔开着敞篷车,一派纨裤子弟的派头。

在早期的欧洲社会里,女性大多崇尚「以白为美」的审美价值,但当进入工业化社会,特别是到1920 年代之后,女性也开始崇尚古铜色的肌肤。因为普通阶层的妇女需要整日待在办公室或工厂里,自然皮肤白皙;只有有钱有闲的上流社会才能到海边度假、晒日光浴,拥有古铜色的皮肤。

这样新的上流社会审美,也带动了沙滩装、浴衣的服装的流行,其中一段葛薇龙的心里话也深刻地传达出了当时的价值观:

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,原是引为憾事的,一心想晒黑它,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……她来到香港之后,眼中的粤东佳丽大都是橄榄色的皮肤。

她对于她那白净的皮肤,原是引为憾事的,一心想晒黑它,使它合于新时代的健康美的标准……她来到香港之后,眼中的粤东佳丽大都是橄榄色的皮肤。

但就如同越晒越黑的皮肤一样,不管是葛薇龙还是梁太太,在这繁华的大染缸越待越久,终究无法回到原来的样子了。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马思纯饰演葛薇龙。

中式经典,优雅的旗袍

在这部电影里,也不乏可以看见女性角色穿着「旗袍」现身。

当时上流社会的「旗袍」,与葛薇龙的长袍式制服略有不同。旗袍,一开始由中式男装的「长袍」演变而来。民国初年西风东渐、男女平权思想逐渐引入中国社会,以往宽袍大袖不便行动的女装也受到了批判。因此许多人便开始改良妇女的服装,更甚至是男装女穿,妇女穿着男性的长袍来进行日常活动。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白冰饰演新太太

而在受到西方思潮与服装流行的冲击下,过往传统平裁的中式服装,也融入了西方立体剪裁的风格,有了更多身体曲线与腰身的设计。因此男装的「长袍」便逐渐改良成为了婀娜多姿的女子「旗袍」,成为上海女子们的流行,并带到广东与香港一带,成为妇女的社交穿着。

在张爱玲《沉香屑·第一炉香》小说里,葛薇龙除了初登场的制服以外,旗袍也常是她的日常穿着:

薇龙道:『拣件素净些的。我们唱诗班今天在教堂里练习,他们教会里的人,看了太鲜艳的衣料怕不喜欢。』睨儿依言寻出一件姜汁黄朵云绉的旗袍。

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,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,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,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,管也管不住。

薇龙道:『拣件素净些的。我们唱诗班今天在教堂里练习,他们教会里的人,看了太鲜艳的衣料怕不喜欢。』睨儿依言寻出一件姜汁黄朵云绉的旗袍。

薇龙那天穿着一件磁青薄绸旗袍,给他那双绿眼睛一看,她觉得她的手臂像热腾腾的牛奶似的,从青色的壶里倒了出来,管也管不住。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改编自张爱玲1943 年的成名作《沉香屑·第一炉香》,坐拥国际大师级幕后阵容,包括由荣获威尼斯终身成就金狮奖的许鞍华导演执导,编剧王安忆、摄影指导杜可风、服装及造型设计和田惠美、音乐监制坂本龙一等等,备受瞩目。

电影《第一炉香》导演许鞍华。

故事细致入微地刻画角色的挣扎和阴暗面,呈现人们面对诱惑时,在欲望中一步步沉沦以至迷失自己的过程,其中每个人都看似亲昵,但又各藏心思,关系耐人寻味。

究竟张爱玲作品在这个年代的翻拍,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?这就需要各位观影者细细品味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责任编辑: